返回

大周神相:不信东风唤不回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64章 把夫子当驴使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么?”

    姜云逸说得平静,会议室内的温度却是骤降了几分。

    三位夫子皆是无奈地暗暗叹气,江东那些逆贼,真是什么都敢做,死有余辜。

    于国梁跪在地上,惶惑不安地等候命运的审判,却听到这样一句,登时彻底慌了神,当即苦苦哀求道:

    “相爷,您大人有大量,给小的指条明路吧!”

    姜云逸面无表情地摆摆手,立刻有两名禁卫大马金刀地进来。

    “相爷,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!”

    于国梁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,当即赶紧一退到底。

    姜云逸却冷笑道:“没用过刑,谁知道哪句是真的?”

    于国梁面色惨白一片,左右两臂两股巨力传来,身体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提了起来。

    会议室内众人也是侧目不已,这还是头一次见识这小子冷酷无情的一面。

    “相爷,这三月间山阴船厂陆续调拨了大批造船物料北上!”

    姜云逸眸光陡然一凛,却没有阻止,只是摆摆手,沉声道:“把他知道的,都挖出来!”

    小插曲过后,会议室内气氛多了几分肃杀。

    众人心中震骇不已,不曾想江东局势竟已恶化至此了么?

    不仅勾结红毛夷炮击广陵,竟还真准备打造水师造反?

    众人也隐隐猜测,肯定是广陵的事惹这小子动了真火,也迫使皇帝火速班师。

    如果皇帝和相爷都恼了,还有谁能拦得住?这一场怕不是要杀得人头滚滚、流血漂橹?

    “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罢了,现在才开始谋划,已经晚了!”

    果真要造反,炮击广陵绝对是一步臭棋。

    姜云逸只是冷冷地评价了一句,目光便重新落在已经瑟缩得不知所措的两名工匠身上,道:

    “看履历,你们两个都是有拿手绝活的造船大匠,每人比二百石秩俸。”

    两名工匠吓得大气都不敢出,却听到如此说法,登时又惊又喜,纳头便拜。

    “博物院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,必须带学生,记住,是朝廷的学生,不是你私人的徒弟。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造船农桑又是最紧迫之事,是以破格拔擢。

    既然给了你们不合规矩的待遇,你们当然要为朝廷出全力。不仅要全力做好本职工作,还得全力培养一批接班人出来。

    有能力的,个人的工作经验还要着书立说,以传后世。确实不会书写的,叫你学生代笔。

    不管是穷天理的经义哲学,还是入微的器物学之道,都要一代一代地积累起来、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凡是对社稷有益的学问,不准任何人擅自带进坟墓里去。

    至于子孙,可以去读书,将来能做什么凭自己本事,没有父子相继这回事,至少所有官位肯定没有父子相继这回事。”

    赵夫子没好气地道:“人家自己的学问,你都要管,岂有此理?”

    姜云逸淡然道:“夫子的学问难道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?”

    赵夫子见着竖子还敢犟嘴,当即更不善地道:“至少有一部分是!”

    姜云逸却步步紧逼道:“若是没有先人传承,夫子还能自己想出来那些新学问么?”

    赵夫子被狠狠噎了一下,自知失了方寸,一开始就不该和这竖子吵。

    “我华夏之所以始终强盛,盖因精华代代相传,我辈上承先人之遗泽,理应下启后人,此人伦之本也。”

    赵夫子气得就要起身离席,却被许夫子和张夫子联手给劝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小子讲大道理的时候,一定不要自找不痛快。

    接下来,又上了几批江湖手艺人,大半穿着或得体或不得体的道袍,以擅长化物学的居多。

    次之便是爱搞小发明的民间科学家,大多都带着自己最得意的杰作来投奔。

    姜云逸也很大方,有底子但走歪了方向的,一百石;走对了路子的,秩比二百石。

    可惜没有见到一个能叫他感到惊艳的。

    相比来说,墨门算是技术积累最深厚的门派了。其他流派大多不重视器物学的积累。

    将近黄昏,这数十人都面试完毕,其中三分之二拿到了官位,剩下的至少也有个吏员编制。

    既然先前没有系统的技术积累和传承,那就只能从自学成才的泥腿子开始。

    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总有些人在某些领域天赋异禀得不讲道理。

    这一场本来是要请姬大头的,奈何他爹忽然回来了,肯定没空。回头补个奏疏递上去就行。

    散会后,姜云逸直奔将作监,找到了墨焱墨夫子。

    见到姜云逸,墨焱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,竟是不理不睬。

    姜云逸微微有些诧异:“夫子的气竟数月未散?”

    心眼这么小的么?

    墨焱愈发气结道:“巨子不通造船,你却强人所难,最后却要落到老夫头上,

第264章 把夫子当驴使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